贵的脸色了,察举已废,科举当兴,我朝出现延续数代人的官员家族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
科举制度下,官员选拔不问出身,而问考试结果,与前汉察举相比,出现袁氏杨氏那种大士族几无可能,累世权贵左右朝政的可能性已经大大下降。
此时继续与他们联姻,使得外戚权贵继续延续下去,并无太大意义,反而容易助长某些人的不良心思,倒不如另外选择合适人选,扩大备选范围。”
郭瑾很好的洞悉了眼下魏帝国政治局面的转变。
察举和科举的区别,就是让绵延不断子孙不绝的超级政治豪门就此消失,从此以后再难出现累世政治高门。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颍川荀氏这一类的政治豪门将失去诞生的基础,就算出现,那也要连着好几代人智商超群,全靠实力。
那真要出现了也无话可说,谁让人家真的厉害。
魏帝国未来的官员主体是科举官僚,而不再是前汉遗留下来的政治权贵们,不再是跟着郭鹏打天下的这群人。
他们虽然很努力的不想被淘汰掉,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总有意外,若不愿参加科举考试,只能走门荫入仕,但是门荫入仕,怎么说呢……
延德十年以后,当初被郭鹏哄骗着一起推翻士族的那群帝国精英们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门荫入仕者可以选择的官职有限,晋升途径相对单一,且几乎无法触及核心政治部门。
门荫入仕的官员一般只能做郎官,郎官做完之后一般都是做闲散职位,不怎么需要干活,很清闲的那种职位。
魏帝国的三公九卿形同虚设,虽然有这个编制,但是除了太仆以外,就没有实权职位,也没有人任职。
但是却有编制。
三公九卿的编制依然在,他们的属官职位也在,都记录在《魏官》之中,是国家正式官位。
这些门荫入仕的权贵子弟们就做这样的官职。
什么司徒掾属啊,司徒令史啊,司徒御属啊之类的,在前汉那真的算是比较重要的官职,非累世权贵不能得。
放在当初,入朝之初就想要做到这样的职位,那家里的关系一定要很硬才可以。
现在虽然也是,但是……
现在的三公和当时的三公不是一个含义啊!
唯一的司徒蔡邕根本不掌握实权,只是个吉祥物,其他职位上除了太仆之外都是没人担任的,更别谈什么实权了。
连主官都没有,他们这些属官还能干什么?
尤其是两年前蔡邕病逝,没有司徒,可司徒属官还在,现在这些司徒属官们成天无所事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权贵子弟都做这样的属官。
尚书台和御史台内,郭鹏好像也专门为他们设计了一些等级不同的闲散职位。
他们只需要干坐着喝茶聊天看书,就能领俸禄。
总而言之就是闲散,不干事,清贵,可是没有实权。
有点想法的已经在恳求父辈帮他们调职,让他们做点事情,不然做这种职位真的是毫无前途可言,空有地位没有权势,有个屁用?
没有想法只想混吃等死的倒觉得这是不错的职位,成天和一群狐朋狗友们斗鸡走狗,倒也怡然自得。
急坏了他们的父辈们。
可是那些真正去办事的执掌重要权力的官职,都是要科举考试出身才能担任的呀!
难道现在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