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不会衰竭。这上上下下,别看只有一千重骑,一日的花费,就在千贯以上了。”
“可高句丽……凭什么能养得起五万重骑呢?这就逼迫着他们,在意识到唐军可能兵临城下的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搜刮更多的钱财,于是横征暴敛,大失人心。”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战……
李世民骤然明白了。
难怪他沿途过来的时候,这些高句丽百姓,个个都对他带着巨大的好感,而对于高句丽王,视其为暴君。
一切……此时已是豁然开朗了。
高句丽人获得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若是将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东西丢到一边,那么便是巨大的损失。
可若是他们决心组建重骑,那么势必需要无数的钱粮消耗,若是不进行横征暴敛,是根本无法缔造出重骑的。
此地本就苦寒,而高句丽朝廷一味督促各郡和各州县缴纳钱粮,地方上的父母官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也势必要穷凶极恶。
于是……百姓困苦,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可换一个角度来说,高句丽朝廷可以选择放弃吗?
显然……他们已经无法放弃了,他们手头的资源只有这么多,要对抗唐军,不可能将这些甲胄弃之不顾,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财力,重新去修建城墙,重新去加大各地的卫戍。
毕竟,他们购买甲胄的成本已经付出了。
哪怕再吃力,也没有回头之路可走了。
李世民不禁开怀大笑道:“卖给他们甲胄之后,高句丽的人心,便尽都归我大唐了。”
“正是。”陈正泰笑了笑道:“当然,还不只是如此的,这高句丽人……千辛万苦的建立起了一支重骑兵,可又如何呢?陛下,重骑乃是进攻型的军马,而非是防御型的军马啊。高句丽人将一切的资源都堆砌在上头,难道让这些将士穿着这笨重的甲胄,在城墙上防守吗?陛下,若是如此,那么这高句丽人就是傻瓜了,因为………高句丽人军队形态已经改变了,那么相对应的,他们的战争形态也将大大的改变。”
李世民脑海里已经开始想象着,一群笨重的士兵,气喘吁吁的站在城墙上,那滑稽可笑的样子。
这样的重骑,只能配合战马进行作战,而骑兵……历来是野战之王,可将骑兵配置在城中来进行守城,这是恒古未有的事。
陈正泰接着道:“也正因为如此,儿臣带着天策军抵达了仁川之后,便果断的选择了以逸待劳,这是因为……那高句丽人一定会对仁川进攻!在高句丽人的预想之中,他们的重骑,在辽东的平原上,一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只是……儿臣的偏师在此,一直威胁着他们王都的安全,为了防范于未然,势必要先击溃儿臣的天策军,而后……再将这些重骑调往辽东,与大唐的主力进行决战。”
“儿臣深信他们会进攻,倒不是儿臣神机妙算。而是因为……高句丽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他们的军队配属,已经决定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李世民赞赏地看着陈正泰,点了点头,不免感慨道:“确实如此,料敌先机,看上去玄而又玄,可实际上……不过是知己知彼,便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已。只是……这么多的重骑,只怕也很难对付吧。”
陈正泰则是微笑道:“其实他们的重骑,能发挥出来的战力,至多两三成而已。和能发挥出十成战力的天策军而言,可谓相差万里。而且重骑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刀枪不入。这是重骑最大的优势,可若是……一旦能够击破重骑的甲胄,那么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