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的目光在北方,自一开始他就没想着十年内拿下整个江南,若不是天下局势变化的太快,逼得他不得不紧跟着局势而一再调整作战计划,否则的话他更愿意趴在雒阳安心发展,更愿意将根基夯实了后再进行扩张。>
任何大乱之初,各方势力都很弱小,看似动辄征募了十万、二十万兵马,看似一个个都是上将军、大将,实则他们都还是一个个菜鸟,从统兵将领到底层兵卒,他们都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训练和装备都有很大的不足。>
董卓是征战了三十年的老将,手下将领无一不是在军中打熬了十余年的将领,董虎一系将领也差不了多是如此,远比各路诸侯们拥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从董虎一开始征募两千佣兵营时,从董卓到世家子弟就没人看好他,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太年轻了,根本没有统领兵马的实战经验,可却从未有人在意过他是盐驼子的事实,也从未在意过他统领的数百个弟弟妹妹往来青海贩盐。>
自董虎往来青海贩盐的那一刻,他和数百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就已经组建了一支军队,尽管听起来确实有些可笑了些,可又有谁能够想象一群娃娃在积石山马匪、河湟羌、凉州各县豪强夹缝中生存有多么艰难?>
没人在乎过,董虎甚至都不愿意去回忆盐驼子的过往,其间死了很多他供养的弟弟妹妹,多的甚至他都记不清他们的样貌了……>
董虎躺在躺椅里,脑中回忆着往事,努力想着每一个弟弟妹妹的名字,最后却悲哀的发现,有些弟弟妹妹竟然连名字都记不得了……>
“爹爹!”>
就在董虎有些伤感时,耳边突然传来小二子董静的不满声音,下一刻,手掌又是一阵震动,低头去看时,这才发现小二子将自己写完的课业拍在了他手里……>
“唉……”>
“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着小二子噘嘴不满,董虎挺了下身体,大手更是狠狠揉了下倔强的小脑袋。>
“你小子知不知道,为了你能安心读书,为了你能吃饱穿暖,又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董虎叹息一声,但他还是低头去看儿子的课业,仅片刻,长子董宁也将课业写完了,就在他认真检查儿子们的课业时,书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大王,荀先生求见。”>
亲随董勇一边让人将两口木箱抬入房内,又说了句荀彧求见的事情,对此董虎却不怎么在意,摆了摆手。>
“文若既然来了,咱也不能不见。”>
随着董虎摆手,董勇低身抱了一拳后方才带着人退出了房门,仅片刻便又将荀彧带了过来,在两人进入时,董虎正翻看雒阳转送过来各州郡刺史、太守、总管的工作日志……>
“文若,你不回成都,怎么又跑来了蓟县?”>
董虎皱眉将陈留郡太守张超的工作日志放下,看向荀彧时又成了笑意盈盈模样,但大手却拍在小二子头上,小二子也将伸出的小手从“陈留郡太守工作日志”上收了回来。>
荀彧也不与董虎客气,随意坐到一旁的椅凳上,叹气道:“贵军杀入冀州之时,若荀某前来,你董西宁岂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岂不张口便言荀某心怀不轨?”>
“呵呵……”>
董虎不由咧嘴笑了,又拍了两下小二子脑袋,示意小二子为荀彧倒茶,自己却起身坐到荀彧身旁……>
“还别说,你若真的在咱与袁绍、公孙瓒干仗时瞎掺和,咱还真的认为你是与咱捣蛋的!”>
董虎从儿子手里接过茶水,又笑道:“但你我都很清楚,你阻止不了这场战争,扯不扯腿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