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伐木、耕种,只要雒阳能够提供足够的工具,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百姓很难完成的任务,寒冬之时不易干燥木板、土坯,那就用烘烤的方式,总之就是想着法子在很短时间里建造更多的屋舍,简单的避寒坑洞可以让百姓躲避风寒的侵袭,但却阻止不了雨季来临时雨水的冲刷。>
凉州军当中的董部义从一系显然在这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也成了冀州“战场”的主力,通过两三个月的努力,他们也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与此同时也获得了冀州底层百姓的认可。>
世家大族认不认可不重要,重要的是底层百姓的认可,越是大灾大难来临时,越是能凸显出谁穿了裤子,谁赤身 。>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付出就一定会获得一些收获,有些是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有些则隐形看不到,但有时候,越是看不到的收益越是极其重要。>
董虎人在蓟县,坐镇易于混乱的边地,眼睛却始终盯着冀州境内,通往各州郡的信使也从未断绝过,可他没想到冀州危情即将结束时,却因俩小子的泄密而引起轩然大波,不仅凉州系文武、民意代表们纷纷上书劝解,大丫、三丫、内阁首辅阎忠、次辅贾诩、老将杨义等十余大佬全都跑来了蓟县,唯恐他真的答应了荀彧让出皇位、内阁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书房内一群人,董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最后还是苦笑摇了摇头。>
“你们就算对咱不自信,也当对几十万凉州军的意志更为自信才是,咱怎么可能会舍弃凉州军的利益,舍弃了三千万百姓利益而不顾?”>
董虎起身来到阎忠身边,一旁的贾诩默默起身让出了位子……>
“咱说过,任何一个王朝的没落都不是哪一个人一夕一朝造成的,也不是说汉室想中兴就能够中兴的,盖因汉室身上的弊政、吸血蠹虫太多!”>
“咱说过,由太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再到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虽然都是汉室王朝,都是刘氏子孙,但咱更愿意将两者区分来看。”>
董虎从默不作声的大丫手里接过茶水,又看了眼阎忠,叹气道:“社会发展是始终向前的,我中原人喜欢记录历史,就是为了避免后人犯下同样的错误,也是为了避免历史开倒车,以此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可咱们回头再看看东汉王朝,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人文上,还是从社会各个方面上,东汉王朝都远不如西汉时期,也就是说……东汉王朝是落后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阎忠默默点头,但却没有开口,他人更不会在此时插嘴。>
董虎继续说道:“虽东汉与西汉都是汉室王朝,但咱更愿意将两者区分来看,更愿意将东汉当做一个新朝来看,一个王朝在乱世之中崛起,犹如一个新生孩儿的诞生,从嘤啼落地到半大少年,再到成熟壮年、垂垂老矣……一人由新生到病死,如同一朝创立到灭亡。”>
“这是一个王朝、帝国的宿命轮回,每个王朝都必须经历的一生,汉室逃脱不了,咱即将开创的王朝同样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这就是一个王朝的宿命!”>
董虎皱眉看向对面仅一人的荀彧,说道:“一个王朝犹如一个人的一生,有的人活得久一些,活到一百岁都无病无灾,而且还活的锦衣玉食、逍遥自在,有的人却出生不久便夭折了,有的人刚出生就是个痨病鬼,一辈子不是这病就是那病。”>
“夭折的娃娃也好,年老而死的人也罢,死在刀兵之下,意外的被坍塌的大树砸死都是极为罕见的,大多都与自身遭受的疾病有关。”>
“意外而死,死在乱兵之下,这些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