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曾是教书先生,由他接管,似乎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好好好!正好闷得慌,一起过去!”
王士元满脸愁容道。
“将军,包大人拿了教材过来,与鲁大人一起,在外面求见。”
张世豪在书房外禀报。
王士元心神不定,小声道:“张世豪不会听到什么吧?”
“爹,做都做了,不要再疑神疑鬼了!”
王和垚把父亲向外推去:“你先去学堂,等我忙完了就会过去!”
父亲这风流债,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
……………………
将军府后院,书房之中。
“包大人,你是名干吏,我小看你了。”
王和垚看着桌上的教材,赞赏地点头道。
在抓捕旗兵将领漏网之鱼一事上,包世宁游刃有余,再加上组织浙江名士编写教材,杭州知府的位子,他算是坐稳了。
考虑到包世宁所做之事,都是在屈大均这个布政使出使台湾郑氏的情形下,可见此人的政事能力。
“多谢将军褒奖!”
包世宁继续道:“将军,邱青、洪玉成、王全等罪官,共查抄赃银六万余两,还有十几处宅院,上千顷田亩,估价两万两银子上下。”
王和垚点点头,拿起另外一份公文瞥了一眼,目光转向了盐运使鲁又翁。
“将军,宁波镇海筑城,所需钱粮大概在三万五千两银子,其中五千两银子由宁波士绅捐纳,还需将军府调拨三万两银子。”
鲁又翁赶紧禀报道。
宁波与舟山的盐场大部分已经恢复产盐,王将军叫他来,绝不仅仅是请他喝茶。
“洪玉成这些人,总算做了些好事。”
王和垚道:“鲁大人,宁波筑城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宁波知府王琰、宁波将军陈遘协助,宁波地方官员、宁波军中将士,都随你调遣。拜托了。”
对于盐政及宁波港来说,宁波筑城很有必要,他不会袖手旁观。
通海的重要性,没有人比他清楚。
鲁又翁慷慨领命而去,屈大均忍不住道:
“将军,如今夏收大都已经完毕,将士军心可用,要不要北上,灭了苏州水师?”
清军苏州水师祸害湖州,归降的杭州水师不得不在运河上驻扎,义军与清军双方几次小的摩擦,并没有大的冲突。
“那要看各府兵募的怎样?练得怎样了?”
王和垚有些心神不定。
“募兵、收编地方义军,以及绿营兵,嘉兴、湖州两府,已各有千余之众。至于杭州水师,新募者已过了千人,宁波府千人以上。”
屈大均道:“招兵最快的是绍兴府,有林三木在,光是归义的四明山各山寨义军,就有三四千人。”
“三四千人!”
王和垚吃了一惊。
细细想来,只是胡双奇的大岚山山寨,就归义了上千人,整个四明山脉横跨两府五县,为反清基地,归义个三四千人,似乎也不足为奇。
“将军,明白你的意思,宁缺毋滥。”
屈大均笑道:“老弱病残,偷奸耍滑者都被遣散还乡,剩下的都是青壮男丁,其中各山的矿工就占了半数。会稽山军营,如今已有五千之众,与杭州兵营一般了。”
前明戚少保戚继光在浙江募兵,大量的矿工被其吸收入军中。看来,赵国豪是要步戚少保后辙了。
“五千人!”
王和垚一时惊愕:“加上乍浦与宁波的水师,岂不是有八千人?”
绍兴府五千步卒。
杭州府五千步卒,两千骑兵。
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