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怎么会袭击釜山港?”有人问道,“虽然一直都有倭寇袭掠沿海,但釜山港一向屯有重兵,倭人到底是怎么攻破釜山港的?”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釜山港沦陷了,”一位重臣凝重开口,“而传回来的消息只有这么点,我们甚至连到底有多少倭人进攻都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没有,仅仅只有釜山港的急报。”
许多人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
“那么就应该只是偶然了,”有人说,“毕竟釜山港虽然告破,但倭人并没有继续进攻,而且倭国那边没有任何消息...应该只是一些倭寇而已。”
“仅仅只是一些倭寇,便能攻破三大港之一的釜山港?”某位文官对着紧闭嘴巴的武将发难了:“你们带的到底是什么兵?!”
“这关我什么事?”
“蛇鼠一窝!”
“前两年我就向朝廷禀报,说地方武备废弛,那些守卫港口的将领居然还带头做生意!我想求朝廷拨款调人整肃军纪,可你们怎么说的?你们说‘天下太平,何必浪费国库存银’,现在又怪到我们武将身上了?”
“你...”
“够了!”门下侍中李璟冷喝一声,“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抽调附近军队,抓紧平叛!釜山港虽然不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但也是和魏通商的开放港口之一,每日耽误的商事还是次要,若是让魏国因此生了恼意...你们难道不担心自己的生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虽然都在表面抵制魏国的商船,但实际上自己都找人建了商队!”
众人一时无言,连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文官武将都安静了下来。
高丽如今的行政机构,仿的还是中原唐朝,最高行政中枢是内史门下省,其长官门下侍中就相当于唐时的宰相,统领六部,李宗衍是个只喜欢和稀泥拉偏架的国王,国家大事自然都落到了李璟的头上,再加上他又是李氏宗亲的旁支,手里牢牢握着实权,整个高丽,还真没几个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而且他说的也是实话,在场的高丽王侯将相,有几个没和魏国商队眉来眼去的?自从魏国平了江南的倭患,加大了海上贸易的力度,作为最容易到达也最有市场的高丽就享受到了商路带来的天文数字利益以及便利,以往追捧些中原器物还需要费些力气,可如今那些精美的丝绸瓷器直接就能运送到港口,更何况大魏江南如今像是个完美的销金窟,他们卖的是精美玩意儿,却什么都收,高丽不知道多少权贵自己组建了船队,将那些不稀奇的东西运到大魏南方,挣个盆满钵满回来。
釜山港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吞吐量极大,被倭寇祸害一天,在场的权贵就多损失一大笔金银,确实就如李璟所说,现在有什么好吵的?不管是真心为国还是有自己的算计,都是要以收复釜山为重。
连李宗衍也知道这事的紧要性,见没人再出声争论,他点了点头,正想要下旨调拨军队平叛,却被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
“不过说起大魏...”一位官员紧皱眉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知诸位还记不记得,前些日子曾经来过一批大魏使臣,提到过倭国可能会对高丽动兵?”
众人都是一怔,然后立刻便浮现出悚然的表情来。
“你是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倭寇劫掠?”
“但若是倭国真的要动兵,怎么可能只攻打一个釜山港,而且没有继续进攻?”
“而且高丽和倭国一向没有摩擦...除了偶尔有些穷疯了的倭寇跑过来,我们甚至连港口都不允许他们的商人停留,他们完全没有进攻高丽的道理啊?”
大殿里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尽管有几个人还是因为眼下的场景结合之前魏国的提醒而感到忧心忡忡,但大多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