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只是尝了几口,没来得及拌面。他打算等他和郑思源真的开始正儿八经研究蟹黄酱后,再开始吃蟹黄拌面。
到时候一碗面舀三大勺酱,充分拌匀,做到每根面条上都裹着酱汁或者蟹黄。再配上一点爽口小菜,类似于腌萝卜、酸豆角、咸菜什么的,来上一碗陈皮茶或者小欧手打柠檬茶的招牌果茶,那感觉……
呲溜。
秦淮决定今天晚上就给欧阳发消息,让欧阳以后奶茶店早点开门,别那么晚8点才开门。
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秦师傅每天8点之前要吃早饭,奶茶店8点开门严重影响秦师傅吃蟹黄拌面。
蟹黄酱是现成的,调馅的重点就在海参上了。
郑思源非常小心,甚至可以用谨慎来形容。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也可能是没有这个必要,郑思源想拿量杯、滴管、刻度称来精准控制用量给海参调馅。
不出秦淮所料,给海参调馅要用重料。
放油锅里炸过一道的海参表皮会稍微酥脆一些,不光吃起来口感不同,调味的时候也更容易入味。秦淮看郑思源依次加入多种香辛料,搅拌、放置、捞出、切丁。
然后再把海参和蟹黄酱搅拌,小火炒制,之后又像煮三丁包的馅那样炖煮。
馅料的香味已经很浓郁了。
不是煮三丁包的馅那种浓郁的包子馅,是浓郁的菜香味,走过路过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很难想象郑思源这是在做包子馅,大概觉得他在做菜正在大火收汁。
秦淮还想尝一口。
俗话说的好,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尝一口,秦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现在能来一口吗?”秦淮问。
郑思源让开位置,让秦淮过来舀一勺。秦淮也不客气,他在边上一直看同时闻味道都看饿了,直接舀了一大勺,吹凉后浅尝一口。
好吃的。
还是那句话,这个馅拿来拌面一定很好吃。
味道由蟹黄酱来提供,满满的蟹黄味,还有一点淀粉的厚重。不腥,没有异味,海参很好的融合了进去,没有什么存在感。除了在吃的时候能吃到明显不属于蟹黄的,软糯中带着来自炸过又煮过的半脆,基本不在这个馅料里拥有姓名。
郑思源说的没有错,双蟹包就是蟹黄提供味道,海参提供口感。
海参要做的是融入且不突兀。
大师的调味炫技之作。
秦淮回味了两秒,把剩下的馅料一小口一小口的尝完,问:“用新鲜蟹黄做的双蟹包也是这个味道吗?”
郑思源很诚实地说:“我不知道,我也没有吃过。”
“你第1次问我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我只会蟹黄酱版本的双蟹包,我爸应该也只会这个版本的双蟹包。”
“另一个方子,当年是食客买了送给我师公的,后来又要了回去。按照我师公的意思,那个方子的创造者不是他,拥有者也不是他,他只是短暂的学习且使用过,他没有资格把这个方子再交给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徒弟也不行。”
“所以我爸其实没有学到新鲜蟹黄版本的双蟹包是怎么做的,他只是知道一个大概,他也没有刻意去研究去学。”
“不过我爸吃过,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可以现在打电话问他,但是我不保证以他的表达能力能说清楚。”
“那倒不用。”秦淮道。
他对郑达有信心,以郑达的表达能力绝对说不清楚。
“我只是好奇,我觉得这两种双蟹包的味道应该是不太一样的。具体哪个好吃我不敢说,肯定是各有千秋。”秦淮道。
“我师伯也是这么说的。”郑思源点头,“王大爷给的方子,你不是给我爸还有我师伯看过吗?我私下里问过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