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长久保存,就一定要加大量香料,味道就一定浓重,不可能最大程度保留蟹黄的本味。既然如此,不如把浓重进行到底,让味道更加浓烈,把双蟹包变成一个浓墨重彩的包子。
但是按照正常思路,双蟹包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如果能在制作蟹黄酱的过程中,尽量少的添加香料,让蟹黄酱最大程度地保留蟹黄的本味,那么这个风格应该是完全相反,双蟹包整体的风格就应该是突出本味的清淡,原始自然。
也就更接近正常版本的用新鲜蟹黄制作的双蟹包。
谭维安给出的方子里面就有一款符合这个要求的方子。
看完这个方子的那一刻,秦淮都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谭维安这个百宝袋是真的全啊,想要什么就能掏出来什么。
哥们,早说你家祖上就是卖蟹黄酱的呀。我和郑思源还在这里瞎研究啥呀,
你一个电话在百宝袋里掏一掏不就什么都掏出来了嘛。
秦淮把这个方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觉得自己在蟹黄酱这方面还是不够权威。他火候不行,这段时间的蟹黄酱都是郑思源炒的,秦淮默默把方子发给郑思源,让郑思源好好研究一下。
几分钟后,郑思源发来消息:
这是谭维安给的方子?
郑思源:你问一下谭维安,他爷爷或者太爷爷之前是不是卖过方子?
秦淮:好。
没有任何犹豫,秦淮直接打电话问谭维安。
谭维安秒接。
「喂,秦淮,是不是特别惊喜?哥们给你的方子是不是特别全、特别多!6个方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我跟你讲,我们家别的没有,就是蟹黄酱的方子特别多,是我太爷爷传给我爷爷,我爷爷又留给我的。」
「我太爷爷当年是专门做蟹黄类点心的,蟹黄酥、蟹黄汤包、蟹黄烧麦那都是一绝,还专门有人出高价想从我太爷爷手里买点心方子呢!」
秦淮打断了谭维安的话,问:「你太爷爷卖了吗?」
谭维安想了想:「你问的是哪个方子?」
秦淮:——
牛逼。
「双蟹包的方子。」对于谭维安,秦淮也不需要试探和扯那些弯弯绕绕的,「当年你太爷爷是不是把双蟹包的方子卖给姑苏一个国营厂厂长的儿子了?」
「什么?!双蟹包是我太爷爷的方子?」谭维安大惊,「是你和郑思源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的,那个据说难度特别高,已经失传的双蟹包吗?」
「那个方子是我太爷爷研究出来的?」
秦淮淡定地说:「我只是有这方面的猜测,因为这个蟹黄酱方子的理念和双蟹包未免也有些太像了。如果你太爷爷是当年双蟹包的创造者,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你太爷爷把正常双蟹包的方子卖给了郑思源师公的客人,方子卖完后他没有办法做正常版本的双蟹包,但是他还可以做普通的蟹黄包。但他的思路是不变的,因此他按照双蟹包的思路研究出了适用于包子的蟹黄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厨师都有自已做菜的风格。你太爷爷非常擅长蟹黄类的点心,这些点心的思路、习惯和大致方向应该都是出自一脉,同宗同源,
必然有相似之处。」
「如果我的猜想没有错的话,那我可能还要再额外拜托你一件事情。」
「什么事?」谭维安还沉浸在卧槽,这么牛逼的方子居然是我太爷爷创造出来的,我太爷爷真牛逼的震惊之中。
「你那边还有没有蟹黄类点心的方子,能不能发来给我参考一下?你想吃什么,我和郑思源给你做。」秦淮说这个话的时候自己都心虚。
秦淮呀秦淮,你已经不是完全不懂行的野路子了,你明明知道秘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