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食堂的后厨里,谭维安第1次当上了主角。
辛苦了一天,吃了整整两大碗蟹黄拌饭和一份蟹黄拌面的谭师傅整装待发,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甚至想撸起袖子以彰显自己的认真,一一试吃小秦和小郑给他推荐的蟹黄酱。
谭师傅看了一眼站在他两侧的小秦和小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
拥有百宝袋,从小就爱吃蟹黄拌饭的谭师傅很清楚,蟹黄拌饭好不好吃,蟹黄酱很重要。
蟹黄酱好不好吃,食材的选取很重要。
上好的蟹黄酱应该选用新鲜饱满的蟹黄,精心熬制,翻炒和调味,做到色泽橘黄泛金,看着油亮,能看到大颗饱满的蟹黄,实则味道鲜美没有太多复杂多余的味道,没有蟹黄的腥味,同时又能做到蟹香四溢。
现在在食材的选取上就不行。
没有新鲜蟹黄,只有质量上乘的蟹黄酱。
二次加工蟹黄酱这个项目,有些涉及到谭师傅的知识盲区。
不过没关系,谭师傅对自己有信心。
谭师傅在心里拍拍自己的胸脯,无声的表示自己是什么人,自己是专业吃蟹黄拌饭的,有祖传的配方和手艺。这些年也亲自做过不少蟹黄酱,虽然都不如爷爷做的,但是但是也做了不少。
二次加工而已,小问题。
谭师傅开始照着自家祖传的方子做蟹黄酱。
谭师傅遇到了第1个问题,他发现二次加工和用新鲜蟹黄做蟹黄酱真的完全不一样。
谭师傅发现在熬制的时候也不同。
谭师傅发现调味简直是难如登天。
谭师傅发现他好像翻车了。
谭师傅觉得问题不大,表示刚才是自己手生没有发挥好,这一锅直接放弃无视,重新再来。
谭师傅从头再来。
谭师傅又遇到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谭师傅努力攻克难关。
谭师傅攻克失败。
谭师傅再次翻车。
谭师傅找不到借口。
谭师傅开始怀疑人生。
谭师傅开始思考郑思源之前是怎么做到把这些蟹黄酱二次加工还能做成正常味道的蟹黄酱的。蟹黄酱二次加工这件事情合理吗?这个难度也太高了吧?这个火候怎么掌控?这个调味怎么二次调味?
不是,郑思源是怎么做到的?
他和秦淮一样都是变态吗?
也对,他们都是变态。
谭师傅默默自闭。
秦淮和郑思源强势围观谭维安的两次翻车之作,一边品尝一边点评。
「你看我就说了,虽然我火候不好,但是我刚才明显能看出来不能那么大火的熬,蟹黄酱已经熬过一次油了,再熬油的时候得小火慢熬。」秦淮指指点点。
郑思源点头附和:「是这样的,方子是方子,实操是实操。我爸和我师伯都说过,徒弟能不能出师关键就在于懂不懂的变通,有没有应对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郑思源问。
秦淮又浅尝了一口:「火候上的东西我没资格说,但是调味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下这么重的料。」
「我们不是用新鲜蟹黄,是直接用成品蟹黄酱,去腥的步骤原本的蟹黄酱已经做到了。料酒、香辛料这些东西理论上都不需要再额外添加了,不过这款蟹黄酱添加的东西确实很少,本身味道很接近新鲜的蟹黄酱。」
「二次熬制炒制会导致蟹黄酱变得浓稠,味道上产生细微的改变。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在勾芡的时候多下一点功夫。」
郑思源再次点头:「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这几天我反复制作蟹黄酱,真正练习的步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