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齐泰、方孝孺三位文臣辅佐朱允炆。>
在他们的教导之下,朱允炆也渐渐有了重文轻武的思想。>
但现在凌剑来了,他不能坐视这种思想在朝堂之中出现,而是让双方保持平衡,这对皇权更有利。>
他并没有吭声,而是坐到龙椅上,饶有兴致的看着文武对决。>
文臣们幸灾乐祸的看着徐辉祖,想看看堂堂的魏国公如何能对付黄子澄这个当代大儒,也想看看徐辉祖吃瘪的模样。>
武将们则义愤填膺,有好几个人都想站出来,想狠狠的收拾一顿黄子澄,但都被徐辉祖用凌厉的眼神制止住了。>
只见徐辉祖看了黄子澄一眼,面上不带喜怒之色。>
“黄大人此言差矣!”>
“若没有武人们保家卫国,在前线奋勇杀敌,何来咱大明煌煌盛世?”>
“难道只凭着你们文人几篇讨贼檄文,就能够让贼子们举手投降,俯首称臣?”>
“本国公只听说过有被打得俯首称臣的,还未曾听说过拿几篇锦绣文章就让敌人俯首称臣的!”>
“黄大人,你听说过有此类事吗?”>
“要是有的话,倒不如说来听听,也好让本国公长长见识!”>
徐辉祖这话绵里带刚,语气又显得平和,娓娓道来,倒让人从这些话里挑不出什么毛病出来。>
黄子澄闻言,顿时语塞。>
他忙用乞求的眼神向文臣们张望,希望有人能反驳徐辉祖的观点。>
但令他大失所望,文臣们见到他投射而来的目光,齐齐望向它处,犹恐自己扯上这不必要的麻烦。>
凌剑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微笑着拍着掌,“好!”>
“徐爱卿这话说得好!”>
“天下的事情都是如此,不是你打败别人,就是你被别人所打败!”>
“而被打败者就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丧权辱国,俯首称臣!”>
说着,他走到御阶前,高声道;“朕相信,拳头才是硬道理!”>
“只有打败任何来犯之敌,才能让别的国家不敢轻视于大明!”>
“才能让各族蛮夷匍匐在大明的脚下!”>
“才能迎来煌煌的大明盛世,万邦来贺!”>
凌剑的这些话振聋发聩,令武将们激动不已。>
他们知道,自己离建功立业已经不远了。>
而文臣们则心怀忐忑,难道陛下这几天就转了性子不成?>
原来看重文人的陛下又哪儿去了?>
凌剑根本不给文臣们心思活泛的机会,他目光炯炯的看向群臣,接着对徐辉祖与黄子澄笑道;“你们继续辩论。”>
黄子澄连死的心都有了,这位陛下不仅不帮自己,还帮着徐辉祖说话。>
难道陛下不知,徐辉祖是燕王殿下的大舅子啊!>
要是他和燕王殿下串通一气,那怎么得了?>
自己和陛下所定下的削藩之策,要想完成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反观徐辉祖一脸坦然,好像陛下刚才所说的这番话与他无关似的。>
群臣们被凌剑的话所吸引,齐齐看着徐辉祖与黄子澄,想看看究竟谁能辩得过谁。>
看着群臣齐齐投过来的目光,黄子澄心中焦急万分,口中喃喃,却组织不起什么有用的言语。>
喜欢我在大明当天子请大家收藏:(.sodu777.)我在大明当天子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