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那是明朝的称呼。
到了清朝以后,才改名为太和殿。
常宁在21世纪参观的故宫博物院,这座建筑也叫做太和殿。
为什么在27世纪刷新出来,就叫奉天殿了呢?
常宁之前看过的紫禁城趣味科普小读物里,也对奉天殿和太和殿有讲解。
历史上,奉天殿曾经多次失火,第一次就是阮文老兄穿越的那天,紫禁城那时刚刚交付不久。
到了朱厚照的弟弟嘉靖朝的时候,奉天殿再次毁于火灾,嘉靖皇帝重建之后,改名为皇极殿。
后来满清入关,顺治把皇极殿改称太和殿,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下来。
也就是说,“奉天殿”这个名称,在嘉靖朝之后,就应该不存在了才对啊。
为什么常宁能把奉天殿刷新出来?
科普小读物上还说,嘉靖重建皇极殿的时候,由于缺少合适的木材和石料,新修的皇极殿,比原本的奉天殿小了很多,无论从高度还是面积上,都不能跟原本的奉天殿相比。
这可能就是……刷新出的奉天殿处处漏隙的原因?毕竟建筑材料缩水了嘛!
常宁围着倒塌的奉天殿废墟转了一圈,仔细搜索废墟中的可疑物件,想要找到他刷新的是奉天殿,而不是刷新出太和殿的原因。
再次转到大殿后门处,一块地板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东倒西歪的废墟中,有一片边长大概两米的正方形大理石地板,却方方正正平平稳稳立在那里,本来如果建筑是完好的,这一片并不显得突兀,应该能和周围的地板融合到一起。
可是现在周围大部分都是坍塌的状态,这一整片地板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常宁走过去,顺着边缘撬开一块石板,拿在手中,就是一块普通的石砖。
继续往里撬,连续撬开五六块石砖之后,石砖下方出现了一个暗格。
这是一个一米见方,深度大概半米的暗格,就在这片平整地板的最中央位置。
暗格里空空如也,但常宁用手电筒在里面照射的时候,发现暗格的一面墙壁上刻了七个大字:
蒯祥藏随侯珠处!
蒯祥是明成祖朱棣的工部侍郎,是紫禁城的实际设计者和督造者。
当然常宁并不认识这个人,他读过的那篇关于紫禁城的科普小读物里,没有蒯祥的介绍。
但是他知道随侯珠啊。
古代的成语“隋珠荆璧”、“珠联璧合”中的“珠”指的就是随侯珠。这是唯一能与和氏璧并驾齐驱的珍宝。
战国时,辗转流落随国、楚国、秦国。
后来,始皇帝统一天下,和氏璧被雕刻,成为传国玉玺。而随侯珠,却从此下落不明。
截止到朱棣建造北京紫禁城的时候,随侯珠已经在历史上消失了一千七百多年了。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常宁回忆了一下自己记忆中,古籍里关于随侯珠外形的描述:纯白、坚硬、夜光,是它最重要的三个特征。
在后代的研究中,有人说随侯珠是一颗巨大的珍珠,也有人说随侯珠是一颗璀璨的金刚石……
但是,刚刚经历过燕京城一系列事件的常宁,回忆起这些特征,第一个想到的确是骨制飞行器。
纯白、坚硬……
夜光的话,随侯珠里随便加一点现代科技元素,也能做到吧?就像骨制飞行器里隐藏了一个微型原始计算机一样,随侯珠里也可能隐藏了一个微型光源。
虽然这个暗格已经空了,常宁并未见到真正的随侯珠,但他还是比较确信随侯珠与骨制飞行器是同一材质制成的。
不然为什么阮文和江彬,穿越时间的地点都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