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这下子整个保和殿都变得落针可闻,谁能听不出皇帝心中的愤怒和委屈。>
“陛下息怒!”>
这时,褚成仁作为宦官之首,连忙过来搀扶住有些气血上头的朱棣道:“您千万别跟一个醉了的人生气,万一气坏了龙体可不好啊!”>
此刻,太子朱高炽也终于绷不住了。>
不是因为他宅心仁厚,毕竟他就算有一副菩萨心肠,也架不住他对自己老爹的恐惧。>
实在是于谦是他选上来的。>
于谦要继续这么怼下去,到时候肯定又是一场你死我陪葬的游戏。>
靖难之役的时候,方孝儒就玩过一次。>
十族都给玩没了。>
于是洪熙大胖朱高炽连忙上前,直接跪在朱棣面前给于谦求情道:“父皇您息怒,于谦只是因为家中老母亡故导致乱了心神!”>
“再加上喝酒误事,这才以至于满嘴胡言乱语,您千万别当真啊!”>
一边说着,朱高炽连连叩首。>
闻言,朱棣叹了口气,有自己的太子给求情他心中的气消了些。>
但咱们这位永乐皇帝平生有三大爱好。>
北征,打猎,吓儿子。>
眼看自己还没找到台阶下,朱棣便转头看向太子道:“太子,你还真是体恤下属啊,都吓成这样了还不忘给这个不争气的求情。”>
闻言,朱高炽吓得都哆嗦了。>
见太子不说话,朱棣继续说道:“那好,这人既然是你选上来的,那你说应该怎么处置他?”>
此言一出,这就给朱高炽难住了。>
替于谦求情,也得有个分寸。>
不惩罚他吧,这等于让皇帝没有台阶下。>
惩罚严重了,又怕把于谦折腾死。>
“儿臣...儿臣...”>
“陛下,学生认为于谦只是因为母亲亡故而致气急攻心,再加上酒后失了神志才会口出狂言。”>
“实则他对北征与迁都的看法并不至此,学生近些时日来经常同于谦谈论北征之事,他对北征阿鲁台和治理边关之策有许多良策。”>
“如若陛下不信可先送于谦回去休息,待他酒醒后命他再写一篇治理边关的良策。”>
就在此时,忽然朱高炽身后传来了楚萧的声音。>
没辙,楚萧原本也不想顶着雷站出来。>
但他看出来了,皇帝这是已经消了气,但却找不到个台阶下。>
太子这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好办法。>
既是结识了一场,那他就给于谦求个情得了。>
“陛下,臣也愿意担保。”>
同时,一旁的李祺也开口附和,毕竟这些时日以来他也确实觉得于谦被楚萧改变后,提出的许多治边之策很不错。>
“楚萧,李祺。”>
听到楚萧两人的话,朱棣终于算是找到了下去的台阶。>
但他听到楚萧的言辞后,却又觉得这个台阶不是很完美,心血来潮之下转头对朱高炽道:“太子,既然这会试前三都是你选上来的,那你去把他俩人的殿试考卷呈上来。”>
“朕要看看他们三个这些时日里,到底都聊出什么治边良策了。”>
要看我儿的考卷!>
别人还没怎么样,一旁搀扶着的朱棣的褚成仁给吓了一激灵。>
这下可糟了。>
萧儿的考卷或许别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