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端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心里暗暗点头。>
他方才往下方的官员堆里看去,目的就是寻找能够跟他唱这场双簧的人。>
可遗憾的是,其他官员面对皇帝对楚萧的呵斥全都是面露庆幸之色,唯独杨荣杨溥他们深表遗憾。>
很好,这样就很不错。>
“准奏。”>
得到皇帝的准许,杨士奇立刻躬身道:“陛下,臣认为贡士楚萧虽言辞过激,但既是会试第二的名次理应也有真才实学。”>
“实则并非溜须拍马之辈,只是对我大明北伐心切而已。”>
“还望陛下能体恤楚萧拳拳报国之心,给他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机会。”>
嗯,杨士奇说的很诚恳。>
听上去似乎是在体恤后辈,希望皇帝能够看在楚萧报国心切的份上别生他的气。>
可这番话一出,同为三杨的杨荣和杨溥却立刻听出味道来了。>
好啊!>
杨士奇你个老小子够阴的,这哪是给楚萧求情,你这分明是一早就看出来陛下压根就不是诚心呵斥楚萧,而是准备提携后辈。>
你这是要跟陛下唱一出双簧啊。>
可你唱也就罢了,为何不提醒我俩一下。>
有这种既能给后辈卖一个人情,又能跟陛下再次拉近一下关系的好事你竟然想独吞?>
念及此处,杨荣忙不迭的站出来,朝班出奏道:“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臣也认为贡士楚萧并非溜须拍马之人,只是报国心切而已。”>
“若陛下能够给他一个机会,相信楚萧定能提出两全其美之策!”>
话音一落,杨荣就感觉到了杨溥在一旁急切的眼神。>
让这老小子抢了先机。>
这种能和皇帝唱双簧的机会可不多,晚一步那可就意义不大了。>
于是,再不等其他任何人开口,杨溥便立刻跳了出来道:“陛下,臣愿为楚萧担保!”>
这一下子不光是楚萧懵了,整个保和殿里一半以上的官员都陷入了懵逼状态。>
这什么状况?>
上一刻皇帝还指着楚萧的鼻子臭骂,吓得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感发言。>
可这下一秒,朝廷的三位柱国重臣怎么齐刷刷的跳了出来为楚萧担保。>
这几个人之间莫非是有什么关系?>
陛下,这不会是您的私生子吧?>
可就算是私生子,也不可能让三杨同时为他说话啊。>
一时间,保和殿里除了一些深谙世事的老臣默不作声外,其他人全都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但就在此时,端坐在龙椅上的朱棣装作生气似的开口了。>
“楚萧?”>
“你看看你,因为你一时的失言,竟然惹得三位大人同时为你开口求情。”>
“还不赶快谢过三位扬大人。”>
闻言,楚萧就算是再年轻,也已经明白这其中的猫腻了。>
哪跟哪啊,就让他拜谢他们。>
通过这四个人一唱一和的言语,还有前后之间的神态转变,楚萧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这摆明了是这四个人在唱双簧啊。>
听了他刚才那番支持北征的话,皇帝心里分明都爽的快原地升天了。>
可偏偏非要摆出一副老子一点也不爽的态度。>
不爽就算了,还拉着自己来臭骂一顿。>
这摆明了就是给满朝文武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