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杨家人又来了。
杨家三姐妹还有杨大娘杨大爷都来了。
他们不仅来了,还带了很多东西过来。
杨大娘一到这里,就打开手里袋子:“这是给你们做的鞋,这是给你们买的衣服,旧衣裳就别带去了,咱都穿新衣服,别人有的咱们也得有......”
丰收和冬梅看到这情形,不由围过来,抱住他们奶奶胳膊,两个孩子对奶奶感情很复杂,她虽然对自己妈妈不好,可却真疼爱他们,想到今后很长时间见不到他们了,心里有些不舍。
杨大娘眼睛一下子就红了,紧紧攥着孙子孙女的手,俩孩子天天在眼面前转悠,一想到他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这今后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见一回,她心里就难受得紧。
余淑英眼睛也有些酸,两个闺女要是都在京都了,就是寒暑假能回来,也几个月见不到一回,她太能理解亲家母的心情了。
赵玉华和赵锦舒对视一眼,这老太太看样子是想通了。
杨大娘看向孙子孙女:“到了京都要听你们小姨的话,勤快点,嘴甜点......”
说完又去看自己儿子:“你也是,到了外面眼灵活一些,不要由着性子来,我和你爹都不在身边,可千万把两个孩子看好了,要是他们出了啥事,你就别回来了。”
杨明安低着头,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我知道。”
杨大娘看他一眼,内心一叹,又去看儿媳妇:“玉华,娘以前太惯着他了,这些年让你受了不少委屈,娘在这里跟你说声对不起,是我不对,没把他教好......”
赵玉华眼里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忙背过身子,抹了抹眼泪。
杨大娘看着她的背影:“娘今后还要麻烦你,多操操心,他千不好万不好,可他有一点好,他没啥坏心,他现在也愿意听你的,你好好教他,别嫌他烦,他肯定能变好的......”
赵玉华回过头:“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孩子,我们也会好好过的,你放心吧。”
杨大娘笑了下,又从袋子里拿出两套衣服,递给赵锦舒:“他小姨,这是给陆泽陆瑞买的衣服......”
赵锦舒愣了下,继而笑起来:“怎么还给他们买衣服?”
杨大娘拍拍她的手:“明安他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给孩子买身衣服又算啥?”
赵锦舒看着她:“大娘,您老放心,他们是我姐我姐夫,我外甥外甥女,就是给我添麻烦,我也甘愿,再说他们去了,也好给我作伴,我高兴着呢。”
杨大娘就笑了:“你们互相作伴,他们去了,你有事该使唤你姐夫,就使唤你姐夫,可别怕把他累坏了,他大男人力气大着呢。”
赵锦舒笑着道:“大娘,都是自家人,有事我肯定会使唤他的。”
杨大娘听她说自家人,就高兴,说明他们小姨是真把明安当自家人的,这她就放心了,笑着连哎了几声,连连说:“是这样,该使唤就使唤。”
余淑英看着亲家母,心说这老太婆这会儿倒是不心疼儿子了,也知道大男人力气大,干点活累不坏了。
杨大娘也是没办法,儿子孙子孙女要跟着人家去京都,离了她和他爹,再没点眼力见,只有被欺负的份儿,她说这些话,心里也不好受,可既然答应他们去京都了,有些话该说还是得说,有些事该做还是得做。
半截身入土的人了,啥不懂?只要为孩子好,不过是说几句好话,有啥不能说的?
杨家人来了,不仅给他们送来了新买的衣服、新做的鞋子,还拿来了许多地里种的粮食,顺便带来了他们的户口身份证件,也没多待,说了会儿话,就告辞离开了。
临走前,杨大娘把儿子拉到一边,往他手里塞了一摞子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