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位于前线的钟会正在会见来自蜀中的信使!>
如今的信使已经被刘谌、姜维等人调教过,传递的消息两假一真,如果不是在季汉朝廷,还真的分辨不出!>
比如,他说刘禅虽然没有增兵前线,但是和姜维缓和了关系,姜维依旧掌控了前线!>
钟会一听便问道>
“姜维是否在兴势围增兵两千?”>
信使一听,立马愣住,这他可不知道啊!>
毕竟他是一个多月前从成都出发,绕道凉州来的长安,前线发生的事情他还真不清楚!>
钟会听了信使辩解,倒是放下了一些怀疑,不过他还没停止质疑!>
“这么说姜维是临时任命的?那是何原因导致的增兵?莫非是朝中有人建议?”>
钟会越分析越接近真相,可信使却依旧是一副懵逼的模样,见此钟会继续问道>
“可知牙门将赵广、李高情况?”>
信使心中吐槽钟会事多,嘴上却立刻将两人的消息全盘吐出>
“赵广为顺平侯赵云次子,行领军、虎贲中郎督赵统之弟!”>
“李高则情况不祥,应是成都小将!”>
虎贲中郎督是刘禅身边的武官亲信,这样的任命应该和刘禅有关!>
‘刘禅庸才一个,如何会改易政策?’>
‘莫非杜祯出了差错?蜀中得了其他人的建议?’>
‘是谁的建议?难道是文立等人?’>
‘不对!这些人不敢随便在朝堂出头!’>
钟会思来想去,却有一个人名浮现在脑中!>
‘莫非是北地王?’>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这就是他所知最有可能的结果!>
信使自然不知道钟会心中所想,若是让他得知,定会惊叹钟会的推理能力!>
钟会心中推断完毕,面上却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嘴上说道>
“姜维任用的人都是蜀主亲信,这么看来刘禅和姜维关系应是缓和了!”>
接着便示意信使继续>
“吴国的交趾似是发生了叛乱,战火绵延到蜀国的南中等地,蜀国的安南将军霍弋愤而出兵,成都朝廷因此在六月时安排了使者前往吴国!”>
“交趾叛乱?波及蜀国?”>
钟会心思急转,莫非巫县出现的蜀军真的和交州有关?>
“交趾叛乱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约是五月初!”>
‘信使出发的时间是六月,按照时间来说成都收到消息是五月底,六月初应该能做出安排,信使的话没有问题!’>
至于巫县的事情,钟会早已得知,如今和信使的话一印证,似乎答案呼之欲出!>
钟会此刻倒是有五分相信信使的话了,不过他还在继续追问>
“蜀国出使有哪些人?”>
“有镇军大将军宗预、尚书李密、御史中丞向条!”>
和钟会所知也对着上,他便不再询问,而是不断的咀嚼着最近发生的大事>
‘交趾叛乱,出兵巫县?’>
思考片刻,钟会想到了一种可能!>
‘莫非吴国的交趾叛乱让蜀国大受损失,蜀国借此讨要秭归?’>
要是刘谌知道钟会的推断,定会直呼‘好家伙’!>
钟会竟然凭借片缕情报将结果分析出来了!>
看来姜维、刘谌两人都小瞧了钟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