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魏蜀吴三国都忙着收割粮草,准备秋后的战事!>
而位于洛阳的司马昭,正召集群臣议事。>
这次的会议是没有高官重臣,而是司马昭的心腹大臣!>
如散骑常侍贾充、尚书吏部郎山涛、尚书仆射裴秀、西曹属邵悌、秘书监羊祜、尚书郎刘寔等。>
当然,羊祜只能算半个心腹!>
因为羊祜这人,成分有很大问题,他的岳父是夏侯霸,姐夫却又是司马师!>
这就让羊祜在司马师时期不受影响,但在司马昭时期却地位尴尬。>
司马昭很欣赏他的才华,想征他为大将军府僚属,可羊祜却没有应他的征辟,反倒是朝廷公车征拜时羊祜才应征。>
后来曹奂即位,羊祜甚至不愿在朝中做侍臣,要求调出宫廷任其他职务,结果被司马昭改任为秘书监。>
此人在魏晋交替之际想要明哲保身,可惜因身份原因注定了要和司马氏绑在一起!>
明哲保身失败的羊祜只得全心全意的为司马氏服务,他虽然不太看的上司马昭,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却是不错!>
因此这次会议司马昭破例的将司马炎、司马攸两兄弟也带来了!>
司马炎年近三十,司马攸却不到二十,从外表来看司马攸更加积极向上,不过却少了司马炎那种沉稳。>
司马炎此人光长相就颇有人主之相,比如:发委地,手过膝!>
这可不就是和刘备长相一样奇异嘛!>
司马炎也确实常常有仁义之举,裴秀、石苞、贾充、陈骞等就挺喜欢他的!>
羊祜倒是保持中立,他没有因司马师的关系青睐司马攸,而是客观的认为不论智谋手段,司马炎都更合适做司马昭的继承人!>
这时,山涛也将情况汇报的差不多了>
“如今长安汇集了近三万兵,洛阳也汇集了近七万兵!”>
堂内的邵悌则做了最后总结!>
“前线准备完成,是时候伐蜀了!”>
司马昭对于伐蜀之事嘴上说的轻松,自己却谨慎的和同老狗一般!>
比如各地来的军队必须先到洛阳,他都接见过一遍,再部分开往长安,接受钟会训练!>
说完军队,他又问起了各地方镇>
“各州情况如何?”>
“并州刺史石鉴、幽州刺史孙历、冀州刺史裴徽、青州刺史鲁芝、徐州刺史胡威、监豫州军事司马亮、兖州刺史司马伷、司隶校尉李憙、凉州刺史郭绥皆言各方无事,请大将军稍安!”>
以上各地一把手,明里暗里都是司马氏的人了!>
如裴徽、孙历、李憙、石鉴早已投向司马氏,司马伷、司马亮更是司马昭之弟!>
鲁芝曾是曹爽的人,却被司马懿饶了一命,如今为司马氏之臣,倒也十分忠诚!>
胡威、郭绥则是出生名门,两人虽原则上中立,不参与朝廷纷争!>
“督邺城守诸军事的司马遂(司马懿五弟司马恂之子),都督淮北诸军事(许昌)的司马骏(司马懿第七子),督关中诸军事的李胤亦言太平无事!”>
长安、许昌、邺城作为曾经的都城,出镇的都是司马昭心腹、亲族!>
“至于都督荆州军事的陈骞,都督江北(江夏郡)诸军事的王沈,都督扬州军事的石苞,则言吴国前线有所异动!”>
荆、扬为前线,陈骞、王沈、石苞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司马昭私人!>
好家伙,这个任命可谓是万无一失,司马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